尝试灵活就业、化身“斜杠青年”、扎根基层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发布日期: 2023-08-29 17:10:26 来源: 观海新闻

职场打拼,他们充满信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尝试灵活就业、化身“斜杠青年”、扎根基层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又是一年毕业季。走出象牙塔,毕业生们都去哪儿了?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仍然相对严峻。在“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中,不少年轻人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条属于自己的特立独行的路。

从事网络主播、成立个人工作室、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非传统就业领域,化身网络新职业“弄潮儿”。

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投身农村,在广袤天地中寻找自身价值,在“烟火气”和“人情味”中探索新机。

“Z世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丰富。不论主动还是被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拘一格地寻找自己的就业“第一站”,怀着梦想奔向自己的星辰大海。

“斜杠青年”大超创业做滑板教培的同时,经营着自己的运动博主账号。

灵活就业:敢尝试创新,有勇气追梦

才艺主播潘青瑶的一天,往往要从清晨5点开始。

起床准备,6点正式开播,连续直播4个小时;下播之后也不能歇,还要“头脑风暴”,思考今天账号更新的内容和主题。为了追求“网感”,想创意、拍视频、剪片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她亲自上手。“这份工作看似光鲜亮丽又轻松自在,但实际上,我们个个都是‘卷王’。”“00后”潘青瑶笑着告诉记者。

潘青瑶今年刚从山东女子学院毕业,“我是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本科生进入企业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事务性、基础性的工作,成长空间有限,薪资收入也不高。”潘青瑶表示,思索再三,她还是决定“抓住网络时代的机会闯一把”。

与才艺主播潘青瑶不同,21岁的苗雪丽靠着妙语连珠吸引了不少粉丝。苗雪丽是济南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她没有从事对口的幼师工作,而是签约入驻直播平台,成为一名娱播。她表示:“网络主播的岗位让我觉得更鲜活、更有趣。”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自雇的、临时性的或非正规的灵活就业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就业新趋势,这些就业岗位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工作形式、时长、劳动关系等方面。与自由职业相比,灵活就业涵盖范围更广,可以是“打零工”,也可以是自主创业,不一而足。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多新职业,也在逐渐改变年轻人的就业理念。”青岛赤坤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经坤告诉记者,数字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共享经济、线上经济的发展,云客服、短视频、在线教育等内容平台为灵活就业创造了条件,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拓展了大学生择业的外延,丰富了供给端的就业岗位。

敢尝试创新、有勇气追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现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高接受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描绘了一幅灵活就业者的“群像”:就业者以“95后”“00后”为主,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比较大,多为主动择业或将其作为创业、二次就业的“跳板”,同等条件下比传统岗位从业者收入略高。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并作出改变。

随着就业市场发生变化,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多,其他劳动者的就业份额也就随之减少。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向着高技能自我提升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灵活就业也不失为另一种可行的方案。

“斜杠青年”:在“诗与远方”的追求中“变现”

“现在的就业市场太‘卷’了。”“95后”青岛女孩赵翔告诉记者,“与其被动地被别人选择,不如另辟蹊径,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的老板。”赵翔去年从大阪艺术大学岩彩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目前,她一边做自由插画师,一边成立了自己的少女服装品牌。

97年出生的大超从青岛酒店管理学院毕业后,与自己的朋友“搭伙儿”创业,做起了滑板教培。同时,他还“转战”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成为了一名运动博主。

灵活就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他们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选择了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像赵翔一样的青年渴望在工作、生活与爱好间寻找平衡,而灵活就业岗位为满足这种需求创造了可能。此外,年轻人对“诗与远方”的追求、希望掌控人生的观念也成为灵活就业受青睐的内驱力。

“成长在物质、精神生活更丰富的时代,‘95后’‘00后’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理念,爱好和审美也更加宽泛。”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择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更注重所选道路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契合。很多情况下,灵活就业并非无奈之举,而是实现自我价值或为创业积累经验的主动选择。

尽管就业形式更加灵活,但灵活就业并不一定等于低收入、非正规。在赵翔看来,灵活就业并非是技术性低的职业,相反,拥有较高的技能和对行业充分的了解,才能实现“知识变现”的灵活度。

大超也表示,灵活就业的收入可能比传统岗位从业者收入更高。“作为运动博主,我拥有一定的粉丝基数。这能让我接到一些运动产品的推广订单,还会让我收到一些线下活动邀约,甚至授课邀请。”大超告诉记者,这都是运动博主的“变现”能力。

扎根基层:用专业知识“反哺”乡村

在赵翔、潘青瑶等年轻人追寻“诗与远方”、争当互联网时代“弄潮儿”的同时,也有不少毕业生将基层作为就业的“第一站”。

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毕业后,梁云霄参加山东省“三支一扶”考录黄岛区大村镇,成为大村镇龙潭村的书记助理。他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食品相关专业,早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产生过要到基层从事农产品加工相关工作的念头;读研期间,这种念头也越发强烈。

梁云霄扎根的大村镇,是远近闻名的“菇香小镇”,全镇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这也与梁云霄的专业不谋而合。在基层工作期间,他和同事一起,进食品加工工厂、做农产品开发调研、搞农产品检测,利用上级资金约920万元,连续两年实施食用菌工厂化项目2个,推进镇域特色农业发展,年产菌菇2000余吨,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就业。同时,他还积极帮助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开展村内道路硬化相关工作,方便农户生产出行。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空间。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稳定“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等,引导鼓励更多2023届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

各地各高校加大政策挖潜力度,积极为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教育厅开展城乡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筑基行动”,广泛开发城乡基层就业岗位。青岛7月刚刚出台的《青岛市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也明确指出,实施高校毕业生“筑基行动”,建立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支持激励体系。

在越来越多的政策导引下,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如今进入了越来越多毕业生的视野。今年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朱化平放弃了济南、烟台等地的offer,选择来到莱西院上镇。“地方小、压力相对较小、生活成本也更低,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产业发展和我的专业知识匹配,我很期待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00后”毕业生们的就业心态更趋理性、务实。就业空间较为宽广、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就业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让基层单位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

李沧区推出“就业近享”行动,做优大学生就业服务。

“敲门式”服务:千方百计帮大学生就业

有人坚定地迈出了为理想奋斗的“第一步”,也有人还在苦苦寻觅。

“石同学您好,我是前期跟您联系的楼山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之前了解的情况,今天过来再跟您进一步对接一下。”近日,李沧区楼山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雯雪敲响了石晓宁的家门。考研落榜后,石晓宁错过了最佳求职期,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石晓宁的情况并非个例。“大学生的就业,不仅需要毕业生们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也依赖全社会的助力。”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部部长于宁宁告诉记者,尤其是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市充分调动就业服务专员,开展“敲门式”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达到100%。”

在张雯雪的岗位推荐下,石晓宁已经投递了多份工作简历,眼下正在准备面试。

敲门进户、送岗上门。青岛各区市推出形式多样的特色就业服务,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李沧区湘潭路街道湘东社区创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为有创业和就业想法的高校毕业生登记需求,提供政策宣讲和岗位推介等服务,并定期开展“求职问诊”“创业指导”活动。平度市启动“招聘夜市”助力就业,巧用生活“烟火气”,为就业“聚人气”。市南区则开展了“青雁归巢 智汇市南”——青春献礼之2023年名企游学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们深入走进企业、了解企业,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如果说做优就业服务是“锦上添花”,那么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无异于“雪中送炭”。

8月18日,即墨区举办2023年“职引未来,筑梦青春”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1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用工岗位2000余个。

“精准拓展市场性岗位,我们开展了‘就选青岛’百日千万网络专项招聘、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等活动,大力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促进更多青年群体就业。”于宁宁告诉记者,今年全市将力争打造100个就业服务标杆机构,年发布岗位不低于40万个,打造就业服务站,促进“家门口”就业创业。

不仅如此,青岛近期还发布了“一稳三促行动”方案,围绕加快培育新就业增长点、强化实体经济就业支撑、加大企业稳岗扩岗支持、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等8方面推出20条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文/图)

责任编辑:周晓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